【暑期“三下乡”】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学子关爱留守儿童
7月12日至7月16日,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“伴星者”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霍邱县新店镇黄泊渡村,以“童心筑梦,心光向未来”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为乡村留守儿童播撒阳光心灵的种子,助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。
幸福“童”行暖童心。梦想主题团辅活动中,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探讨自我的价值,引导他们结合对个人价值的认知,踏入“如果我是……”的奇幻世界,畅想未来。创意小火车环节,孩子们依次接龙,搭建“梦想小火车”分享奇妙想象。实践团还以专业心理引导技巧,帮助留守儿童突破“心理孤岛”,在心中种下追梦种子,让每个孩子都认识到,即使父母不在身边,他们依然是独一无二的星辰,拥有照亮未来的光芒。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孤独、情感缺失问题,实践团特别策划了心理健康主题电影放映活动,通过互动问答邀请孩子们敞开心扉,分享观影感受,并结合电影情节激励他们追寻创新的梦想。
一招一式强自护。实践团将心理健康与自护教育深度融合,带领孩子们学习太极拳,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传统武术的魅力,强身健体的同时缓解焦虑情绪,构建 “身心双护”的关爱模式。为提高留守儿童的应急救护能力,实践团开展心肺复苏术科普宣传,演示判断意识、胸外按压、人工呼吸等关键步骤,并指导孩子们动手练习。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异物卡喉情况,实践团成员还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,引导孩子们学习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开展自救与互救。
漆彩童画学非遗。实践团还为留守儿童举办了一场非遗文化体验活动——漆扇制作。活动现场,成员详细演示了漆扇制作的基本步骤与技巧,整个过程以漆为笔、以水作画,成品既有人为雕琢的精巧,又含自然晕染的灵动,可谓一半人为、一半天成。孩子们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,力求创作出自己预想的图案。经过共同努力,一把把独特的古风漆扇终于呈现在眼前,色彩鲜艳、图案精美。孩子们纷纷展示着自己的作品,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。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,也通过色彩选择和艺术创作,为他们提供了情绪表达的“安全出口”。
实践团以专业力量为依托,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阳光、自信与希望的种子,为他们健康成长筑牢根基。实践团将继续锚定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这一关键领域,深入开展实地调研,精准把握现状与需求,搭建起专业研究与乡村实践的坚固桥梁。